Sunday, July 10, 2016

綜合型大電商是通路業還是物流業?


以下為個人一堆亂亂思考的散記,也包含一些自己的假設,不完全看數據,而是憑感覺。希望明年回來看這篇文章時,會知道答案。



最近一年來看著台灣各大電子商務的崛起,琳琅滿目的商品,雖然少了實體店面的貨架成本,不需要考慮坪效,但是相對的怎麼讓這些商品出現在使用者面前,也是另外一種挑戰。 同時,全球整合性網站開始蓬勃發展,booking.com, agoda.com, skyscanner, 陸陸續續的冒出頭。隨便google一下"比價網"第一頁還擺不下。目前大概除了廉價航空搶特價票之外,各家提供服務及產品的公司網頁都再也不是入口了,都是在各家比價網之後才會去的地方。
甚至連辦個信用卡買個保險都有比較網站了。
真正的網路上的通路應該是所謂的垂直型電商。iFit、早餐吃麥片、媽咪愛、486 這一類有能力聚集某類型有消費力的群體的,有人潮的才叫通路。但這些通路的擴張有限,畢竟群體的限制,無法變成綜合性商品的通路。
因此用這樣的趨勢來看,推論綜合型的大電商未來並不是通路業,定位反而偏向物流業。因為在網站上逛街亂買的狀況跟百貨公司或是商圈不是在同一個層級上的,畢竟以前實體商圈時代,很多人是要去買條褲子,結果回家時買了十件商品,就是沒買褲子,在電商平台上不容易發生。而電商目前最大的缺點就是無法立刻拿到商品。
所以我推測綜合性大電商的生存之道應該要走向強化倉儲與物流管理,主攻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而這一切PChome24在台灣已經大幅領先。其他的大電商應該要努力拼一下,不然衝了營業額之後,未來想轉虧為盈會很辛苦。
再來就是建立通路的合作了,既然自己不是通路,那麼如何找到夠好的通路,也就是如何將產品推到有興趣的消費者面前。不管是與比價網站的合作,或是自己做比價網站,或是跟真正的通路(?)合作,對電商來說未來將再也不是付出"廣告費",而是"通路費"了。
而這一波誰有辦法搶下這變化多端的通路型態,有能力將消費者帶到結帳台前,將會是最強大的通路。
又或許,大電商們有辦法發展出有趣的逛街模式,也許是另外一條路。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