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這一切都是陸學森設計好的呢?
回過頭來看當時自己寫的篇評論
再來一篇討論Gogoro到底想賣什麼?
有點覺得自己蠢蠢的。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說,GOGORO並不是要賣機車,也不是要賣能源,GOGORO是要做品牌的。
那麼重新來看一次這個發表會。
首先,公布售價時,直接打出大大的十二萬八。當時我一陣疑惑,畢竟還有中央加上地方的補助,感覺比較好的表示方式應該是
售價105,000
*包含政府補助23000, 不含補助售價128000
不然,以這個投影片來看,媒體都會報128,000而非補助之後的105,000,這樣大家就都覺得他很貴就不會下手啦。
如果如果,這其實是品牌的定錨呢? 就算他們不是要賣這個價格,但是他們要把這台車在大眾心理的預期價格,定在128,000。
再來是這張投影片也被抨擊說,一下定位精品,一下又跟125比較,到底要怎樣?
如果他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要搶125cc的市場。並不想做Vespa的市場。但是想讓你覺得這個品牌就是用Vespa的規格在做125cc的市場呢?
所以大家覺得矛盾,怎麼又是定為精品,又想搶量呢? 這會不會其實他本來就想搶量,定位精品最好的辦法不是做得很精品,而是把價位設得很精品。
接著幾個月的行銷主軸都是 [GOGORO值得這個價錢],不管是老大出來講,還是後來打了幾隻溫馨廣告,都在說這台車值得。
接著第二次發表會講了兩件事情,一件是這台車值得,買的人甚至有七成以上選擇更貴的138,000版本。第二件事情就是降價。
從此奠定了GOGORO值得128,000,但是為了市場,所以忍痛,淌血的用低於十萬的價格賣的形象。
其實認真的算起來,一開始的128,000含2年的電池方案,跟後來降價後卻沒含電池的方案其實差不多。也就是說,GOGORO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大約600萬的退款價差,還有中間的廣告,把整個品牌的價值給打出來。
這邊有幾個點可以懷疑。
一個是當時說有些車主要到那個月底才拿到車子。也就是說,當時的銷售量應該是跟GOGORO預期的差不多,因為產能只準備了那樣。如果真的如GOGORO說的,銷售量遠低於預期,那麼理論上,那個時候不應該預定了車卻要等很久才能交車。
另一個則是,當社群上有聲音說,電池合約太過於偏向GOGORO時,其實GOGORO的反應極快速,幾乎是隔一兩天就修改合約,並且說要做可以再家裡自己充電的設備。但是對於售價過高這件事情,卻完全以[我們值得]為回應,回應了三個月。
第三個則是募資的端倪,如果銷售端的回應遠低於原本執行團隊的預期,那個投資應該不會這麼快的確定下來。也就是說,那個銷售數字,說不定完全在預料內。那三個月,就是要把GOGORO的形象確定在一台車子價值128,000。
第四個則是,在第二次發表會的時候,他就是用補助後的價錢來放在投影片上,而不是第一次發表會時,把未補助的價錢放在投影片上最大的位置。也就是說,這兩個差異很可能是故意的。
所以以陰謀論來說,我想,也許這一波說不定真的是一場建立品牌的大戲。
而在旁邊喊著定位錯誤,定位矛盾的我們這些人,才是看不懂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